也只有像王夫人说的那样判案才是真的把案子了结,据实判了罪再想法子减刑,才不留人把柄祸端。
王夫人看他若有所思,这是听进去了,说:“案子既然已经定了,我在这儿也不过是事后白说说罢了。只是想到老爷难得有看得上眼的人才,对这个贾雨村也寄予厚望,不想你日后失望,不过白提醒一句罢了。
“再有才能,也要多考察打听一下其人品,不然这样的糊涂官司多了,日后也连累老爷名声。”
贾雨村的职位是贾家给活动来的,这明眼人都知道。
贾雨村攀附上了荣国府,到时候贾雨村出问题,也会让人笑话贾政的眼光。
贾政最在意的就是他清正的名声,一听这话哪有不在意的,“还是夫人想的周到。”
于是让人去打听贾雨村之前因什么事情被贬官,上司对他的评价如何,还有在当地的官声如何。
一个人的本性如何,相处久了,别人自是看得出来。
之前贾雨村能说会道,贾政听了他的一人之言就引为知己了,哪想着去调查这么多。
自从薛家来了之后,每日饭后或晚上薛姨妈常来走动,王夫人多了个聊天的伙伴。
宝钗与黛玉,迎春等姊妹在一起,或看书下棋或做针线,也十分快乐。
宝钗自从到了荣国府,因为她美丽端庄,行为豁达,入境随俗,不像林黛玉那样清高自负,所以深得下人们的喜爱,就是那些小丫头们也爱跟她说笑。
且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儿,似乎和王夫人的关系更进一层,黛玉就曾看到宝钗常在她之前就来到王夫人房里,陪在姨妈身边。
黛玉心中有些不忿,宝钗还不知,或者是知道却不表现出来。
贾宝玉天性就爱和女孩儿厮混,不论是林妹妹还是宝姐姐,他都待如亲姊妹一般,不分亲疏远近,他也看不出来。
林黛玉就住在王夫人院子后的小抱厦里面,和三春姐妹凑趣儿同住,宝钗竟比她还早,林黛玉觉得宝钗根本就是故意的。
林黛玉在去年就搬出了贾母的屋子,因为当时王夫人提出两个孩子眼看日渐长大了,不适合继续一起跟祖母居住。
古人说男女七岁不同席,那时宝玉十岁了,若放在一起养,怕日后对黛玉名声有碍,所以提出把宝玉迁出来。
贾母本来是不想让人迁出去的,她最喜欢的这两个孩子,恨不得时时刻刻跟在她眼前才好,可是王夫人提到了林黛玉的名声,她也不能不顾及。
何况宝玉自打生下来在祖母面前养了十年了,他的母亲第一次开口要把宝玉迁出去,还有理有据,贾母不能不当回事儿。
最后权衡之下,还是选择让黛玉搬出来。